首页 资讯 电视剧 欢娱影视《五福临门》:良好家风“继往”,婚恋观念“焕新”

欢娱影视《五福临门》:良好家风“继往”,婚恋观念“焕新”

在北宋的一段繁华岁月里,洛阳郦家怀揣着为四位待嫁闺中的女儿寻找美好姻缘的心愿,远赴汴京投奔早嫁的二女福慧,不料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……近日由欢娱影视出品、芒果TV联合出品的以北宋仁宗年间为故事背景的古装合家欢喜剧《五福临门》,让观众持续被人物的命运和魅力吸引。

在影视产业观察看来,这份吸引力不仅来自充满烟火气的北宋市井姻缘喜剧元素,更在于背后与国人深层连接的家风文化。郦家五位女儿都出落成优秀人才、都缔造了美满的姻缘,与郦家优良的家风密不可分。在新春合家团圆之际,该剧的播出更满足了众多中国家庭群体的情感诉求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在耳濡目染中深入人心。

郦家“五福临门”背后潜藏的家风表达

《五福临门》围绕“家庭”这一构造社会的基本单位展开叙事,随着剧情的展开,观众得以了解郦家过往的遭遇。郦娘子守寡多年,一人将五个女儿拉扯长大,在洛阳乡下受到族亲欺凌,不得已变卖田地来京投奔女儿。

虽成长于困境之中,郦家“五朵金花”却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。大娘寿华端庄娴雅,二娘福慧聪明伶俐,三娘康宁勇敢坚毅,四娘好德善良真诚,五娘乐善性格天真烂漫。于众人而言,彼此是最宝贵的财富,面对柴家对大娘的欺辱时,三娘脱口而出“她是我郦家引以为傲的长女”;五娘见人便是三分笑,只有娘亲和姐姐是不得触碰的逆鳞。

重视家庭、重视亲情是国人由古及今的优良传统。从剧中刻画出的郦家女性群像,动人的母女、姐妹亲情,可以看出家风在家庭情感维系、家庭成员成长等多方面的正向影响,为观众提供了关于家庭和谐构建的思考范本。

家风是每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也是青年人前行道路上的指路明灯。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,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有责任感的下一代,赋予家庭乃至家族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。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,剧中郦家在汴京从白手起家到站稳脚跟的过程,家风同样是众人的精神指引。

从乡下来到汴京生存不易,郦家众人深知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”的哲理,决心自食其力在汴京站稳脚跟,重操旧业做起生意,开办四福斋。虽是乡绅人家,但郦娘子对女儿寄予厚望,培养其读书识字、学习香道茶艺等技能,因此开办的茶楼能够容纳四大雅事——焚香、点茶、挂画、插花,深受周边读书人的喜爱。

在遇到商业竞争时,郦家也能够群策群力,巧妙化解危机。例如在中秋佳节各大酒楼卖新酒之际,另辟蹊径推出解酒汤抢占市场;通过“比文招婿”的方式为茶楼迅速带来营收增长,生意蒸蒸日上。究其根本,创业只是生存手段,与家人相守才是目的。如同三娘所愿,“娘同姐妹们身体康泰,一家人能有片瓦遮头,三尺之地立足,粗茶淡饭,平安度日”,这也是万千家庭最质朴的心愿。

就整部剧集来看,《五福临门》其实采用了一种高概念但接地气的创作手法,以郦家众人的命运为线索,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。虽未提及家风,但在引人入胜的人物命运中融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,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,唤起观众对家风的重视与共鸣。

以古喻今

正向婚恋观念引发年轻人共鸣

《五福临门》以北宋仁宗年间为故事背景,在剧情内容、服饰、妆造、道具及场景布置等方面,都尽显古典韵味。据悉,为精准还原北宋时期的服饰风貌、文化特色与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,欢娱主创团队广泛查阅了众多历史资料,并与史学专家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与考究,才实现了这一效果。

在影视产业观察看来,剧集能够引发广泛好评的另一关键原因,在于注重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和呼应,在创作上紧密贴合社会现实,以古喻今、借古讽今,在婚恋嫁娶等观念上契合现代价值观和移风易俗新风尚。

郦娘子对女儿的婚事看似心切,但实际上不求女婿大富大贵,但求女儿能够觅得良人。当时汴京婚俗“不问匹配,直求资财”,郦家的女儿们虽然美丽聪慧、各有才华,但因嫁妆不丰在婚嫁市场上不受欢迎。剧中,大娘、三娘都对嫁女须筹重资的风气进行了批判,“姻缘自古天定,岂是人心财力可及的?”“这汴京厚嫁的风气怎么发展到这般地步,那贫穷女儿家就嫁不出去了?”。

近年来,国家大力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,推进婚俗改革移风易俗成效显现。从《五福临门》的故事里也可以窥见积极正向的婚姻观:财富绝非衡量幸福婚姻的唯一指标,更重要的是双方彼此敬重、爱护,建立起真诚的情感,才能共度一生,缔造美满的姻缘。

从用户追剧的角度来看,郦家五位女儿的情感走向是本剧最大的悬念,剧集采用了中国电视剧少有的“连环套”章回式叙事手法,逐步揭晓女儿们的归属,持续调动观众的观看热情。

剧集开篇,二娘与风流多情的范良瀚斗智斗勇的场景映入眼帘,二人啼笑皆非的日常十分引人入胜。第二个单元故事聚焦在三娘身上,三娘誓要找到与自己相配的好郎君,为同样高傲聪明的柴安所吸引,两人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互生情愫,婚约建立在欣赏、爱护、敬重对方的基础上。后续大娘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探花郎杜仰熙结为夫妻,四娘爱上冷面判官沈慧照,五娘与纨绔子弟杨羡结成御赐姻缘的故事,也都各具特色。

整体来看,该剧通过对郦家及其各路姻亲日常生活的精心描绘,勾勒出一个北宋版的傲慢与偏见式的婚姻喜剧。郦家女儿们收获幸福的不同单元故事对着不同的情感模式,让大多数年轻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恋爱原型,引发强烈的情感投射。

古装剧创作的难点在于,需要处理好古与今、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,才能实现历史和现实的同频共振。《五福临门》能够做到这一点,在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,在古人故事的讲述和古代情境的营造中融入时代精神,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。

佳作频出

欢娱以“影视中国风”建立行业辨识度

古装剧一直是国产剧集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当下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但近年来经历了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繁荣期后,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。部分从业者为了追逐经济利益,压缩制作成本和时间,疏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,消耗了观众的信心和好感度。

但值得肯定的是,更多的制作公司没有被这股风气裹挟,而是持续创作出满足时代发展与大众精神需求的优质内容,在这当中,欢娱影视的表现越发被行业和观众所认可。整体来看,欢娱的作品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属性和社会价值,例如此次推出的《五福临门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质内容巧妙结合,全方位展现了北宋市民生活和世态人情,赋予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。

该剧在剧集场景上,展现了北宋汴京多处地标性建筑如汴京潘楼、大相国寺、开封府等,生动再现了北宋的市集文化;在服化元素、款式上,主要借鉴了宋代的图像资料;在一些剧情转折的关键节点,特地引入了传统习俗和礼仪文化的概念,如宋代科举制度、饮食、穿戴及相关文化习俗,进一步丰富了剧集的内在价值。

欢娱影视的过往作品,也从不同维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创作有效结合。例如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聚焦国粹京剧,《玉楼春》将戏曲、皮影、缠花、顾绣等非遗元素融入情感故事之中,《尚食》围绕中国饮食文化展开;此外,《延禧攻略》里的宫廷美学,《正好遇见你》中的花丝镶嵌、缫丝、旗袍等传统工艺,都令人印象深刻。

凭借对“影视中国风”的坚守与持续探索,欢娱影视也在观众心中树立起鲜明的辨识度—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入挖掘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与人性光辉,力求通过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文化表达,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,讲好中国故事。

古装剧想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创作者在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,挖掘作品深度和社会价值上,仍然任重道远。欢娱影视的优质内容创作方法论,能够为当下古装剧乃至整个剧集行业提供有效的思考和借鉴。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《蛟龙行动》打脸了!官宣撤档重新制作,网友呼吁多给蒋璐霞加戏
下一篇
《哪吒2》预测票房连续两日下跌 较预测高点下降2.245亿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